導讀:
不想做地產的紡織廠,不是好的教育家。
紡織?地產?教育?
看似毫不相干的三個產業,卻是三遠集團最堅牢的三大基石。
三遠集團發軔于泉州,壯大于閩南金三角,并順利進軍珠三角經濟圈,從專注本土化經營的小企業,迅速成長為一家以房地產為主體、跨區域競爭的知名閩商集團。
那么三遠集團是如何從紡織工廠起步,跨界地產行業,拓展教育領域,從而發展成為多元化發展的集團呢?
今天,《三遠匯》邀請到了一位重量級嘉賓——三遠先生,接下來的時光歡迎跟隨著小編一起對話三遠先生,走進三遠集團。
敢挑戰的“三遠先生”
小編:三遠先生,您好。許久未見,不知您是否還記得《三遠匯》與您的初相見?
三遠先生:當然。那一篇原創小說《遇見·綠》令人印象深刻。
小編:非常榮幸。三遠集團從紡織工廠起步,跨界地產行業,拓展教育領域,一步步走到今天,發展成為多元化發展的集團,您認為主要的原因何在?
三遠先生:原因很多,但今天我想說的是三遠企業文化中所具備的——挑戰精神。
或許你會發問,挑戰精神有何特殊性?誠然,每個企業的文化都有其多樣性,挑戰精神刻印其中,那么為何我會在現在重點強調挑戰精神呢?這一切都要從三遠的最初講起……時光回溯至1983年,彼時的我尚毫無蹤跡可循,我的創辦人——三遠集團總裁、董事長吳遠康先生在當時亦只是一個20出頭的少年,風華正茂。閩南人骨子里獨有的愛拼敢贏的“挑戰”精神自小便扎根在吳遠康先生身上,并對其產生深刻的影響。出于對挑戰精神的熱愛,吳遠康先生在20歲出頭便開始了創業之路。可以說,自此,吳遠康先生便與他的“挑戰”兄弟一起,以紡織為先鋒,跨界轉型地產,扎根興辦教育,風雨同舟,一步一步地將三遠發展至今,這才有了如今的我。
小編:那三遠先生最初的模樣是怎樣的呢?
三遠先生:晉江龍湖犧梧時裝廠算是吳遠康先生的試水之作。初創業,吳遠康先生選擇了紡織行業,這個時候必然少不了困境與磨難,憑借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,歷經多年努力,吳遠康先生收獲了其創業的第一桶金,所經營的服裝廠更收獲了國內紡織行業的大獎。當然,吳遠康先生并未因少年得志而停下挑戰的步伐,不然也不會有現在的我了。
為求進取,吳遠康先生在1995年進一步創立了遠大紡織。因為有了前期的紡織服裝經驗積累,遠大紡織在創辦之初就是福建省最大的提花面料生產基地。這么多年了,遠大一直在求新求變,現在的遠大先進機器設備充足,研發能力不斷創新,面對多變的市場局勢也毫不退縮。
小編:據我所知,吳遠康先生在布局好紡織行業后的下一步便是跨界轉入地產行業了。在當時,吳遠康先生是出于什么原因做出這個決定?三遠先生您又是如何成形的呢?
三遠先生:遠大的成功讓吳遠康先生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,而我的雛形就產生在這些思考中。
1998年7月,國務院發布《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》,正式宣布停止住房的實物分配,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,從此我國房地產業進入了市場化發展階段,中國地產的黃金時代開啟。憑借著這一股東風,吳遠康先生審時度勢,和他的“挑戰”兄弟深思熟慮地對話后,便率領三遠正式進軍房地產行業,并將業務重心從紡織轉向地產,實現專業化房地產開發的發展戰略。
從熟悉的領域轉入一無所知的新行業,做出這個決定非常需要勇氣。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對市場經濟形勢的考量,另一方面便是受血液里閩南人愛拼敢贏的挑戰精神影響,它總是催促著我們做些改變,有所突破。非常幸運的是,廿年來,我們先后在泉州、廈門、漳州、深圳等地區開發建設了多個當地標桿樓盤,也組建了自己的物業團隊。對細節的講究、對品質的追求、對匠心的堅持、周到的物業服務等等因素都讓三遠品牌贏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同,在閩系房地產開發商中,我們也算是成績卓著、廣受贊譽。
小編:真是跨越性的一步。那接下來,三遠先生您又是怎么將版圖扎根至教育領域呢?還是挑戰精神的引領?
三遠先生:確實是。隨著三遠不斷發展擴大,社會責任也與之加重。如何在取得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,更好地回報社會呢?在履行社會公民的責任時,吳遠康先生總是慎之又慎,他熱心公益,關心下一代。將事業版圖的下一塊扎根教育領域,既能履行社會責任,又能起到匡扶下一代的使命,何樂而不為。這樣富有意義的挑戰在吳遠康的生命中前所未有,對我亦然。
2003年,“泉州中遠學校”正式創辦,我們的版圖終于又跨出新的一步。中遠學校按省一級達標中學的要求進行規劃,教學設備精良齊全,校園環境幽雅和諧。13年來,中遠學校以“辦人民滿意的教育”為宗旨,秉承“敦品力學,興中致遠”的校訓,形成“嚴謹、勤奮、求實、進取”的校風。在學校內,目之所及盡是朝氣蓬勃的面容,朗朗的讀書聲亦如絲竹之樂回蕩在我耳旁。
樂于“挑戰”的三遠文化
小編:挑戰精神真是與您如影隨形啊,那您又是怎么將“挑戰”精神注入企業文化中,從而影響三遠人的呢?
三遠先生:廿年來,作為三遠集團的領航者,吳遠康先生身上愛拼敢贏的精神、敢于挑戰的個性決定了三遠發展的每一步歷程,也帶領著三遠集團一步步扎根、壯大;同時,吳遠康先生也將這份愛拼敢贏的挑戰精神澆筑成獨特的三遠“挑戰”文化,以此來影響每一位三遠人。
體育競技是對人類體能發出的最直觀的挑戰形式,我們亦首先將三遠的“挑戰”文化落實到體育競技等方面。我們組織開展拓展訓練,以軍人之姿錘煉每一位三遠人。不單如此,我們還設立了體育文化節,包含籃球聯賽、乒乓球賽、臺球聯賽、趣味運動會、登山比賽等各項運動。趣味十足的體育文化節融挑戰競技與運動樂趣于一體,得到了三遠人的積極響應。此外,我們也曾多次組織三遠的跑步愛好者參加廈門國際馬拉松賽,全程42.195公里的馬拉松賽道,每一公里都是對自我體能及精神力的極限挑戰。
在體能的挑戰外,我們也注重思想觀念上的挑戰,創新是三遠不懈的追求。這兩年我們的定位都與“創新”有關。提到創新,就不得不提到與“綠小姐”的結緣。
如你所知,在“綠色環保”理念與地產行業還少有聯系之時,我們便在傳統地產行業的開發基礎上主動納入“綠色環保”的概念,而此時,我們也才剛踏入地產行業,三遠和“綠色環保”相遇的直接影響是誕生了三遠第一座城——三遠花園。在那之后,我們更是將與“綠小姐”保持良好的互動,共同學習成長,連續打造眾多項目,成為名副其實的“綠色地產”。在三遠的每一座城里,你都能感受到綠色生態所產生的愛,每時每刻都如沉浸在“森林浴”的健康暢享之中。
我們除了在地產項目開發商與“綠小姐”不容分割外,更是將“綠色環保”引入辦公中,倡導“綠色辦公”,設立“綠色辦公日”,建立綠色辦公體系。我們始終相信,綠色,讓城市生活更美好。
未來 挑戰很美
小編:深刻的體會到了三遠的“挑戰”文化。我們都知道,當今的市場經濟形勢、不斷出臺的地產政策等對于地產行業而言并不樂觀,您又將如何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這一挑戰呢?
三遠先生:挑戰始終都在,關鍵在于如何應對。以“挑戰”精神應對可能到來的任何挑戰,是我一貫的堅持。
當今的三遠面臨著許多的外在挑戰,如全國商品住宅增速放緩、土地市場延續高溫態勢、雙限政策與去庫存緩慢并存、融資監管環境全面趨緊等等復雜的外部環境,每一項挑戰都足以影響三遠,因此接下來的每一步,我們都將在吳遠康董事長的帶領下謹慎前進,當前我們所需要做的重中之重便是穩定團隊,把控風險,致力于實現三遠的可持續發展。這一切離不開每一個三遠人的努力,也離不開三遠企業文化的影響。
迎著挑戰而奮發向上的三遠必然很美。未來,你或許會看到三遠紡織的科技創新,三遠地產的智能社區、綠色之城,三遠教育的累累碩果,或許還能看見三遠的事業版圖又向哪個領域拓寬了未知的一面。
小編:哇~超級期待。非常感謝三遠先生今天跟我們分享了這么多三遠的故事,我們期待,在下一次會面之時,三遠先生會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。謝謝大家。
三遠先生:挑戰很美,三遠的未來,請拭目以待。
|